目录

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之场景法流程图法模拟用户实际使用软件的场景来设计测试用例,适用于业务流程复杂的系统测试基本流备选流

目录

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之场景法(流程图法)(模拟用户实际使用软件的场景来设计测试用例,适用于业务流程复杂的系统测试)基本流、备选流

[https://csdnimg.cn/release/blogv2/dist/pc/img/activeVector.png VibeCoding·九月创作之星挑战赛 10w+人浏览 1.8k人参与

https://csdnimg.cn/release/blogv2/dist/pc/img/arrowright-line-White.png]( )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一种非常有效的用例设计方法,它通过模拟用户实际使用软件的场景来设计测试用例,特别适用于业务流程复杂的系统测试。

一、场景法的基本概念

场景法是一种通过运用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的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的方法。它关注的是用户行为的流程,而非单一功能点的边界值或等价类。

核心概念

- 基本流: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一条操作路径(无任何错误,程序从开始直接执行到结束)

- 备选流:在特定条件下,程序可能出现的其他工作路径,通常涉及错误处理或特例(导致程序出现错误的操作流程)

二、场景法的设计步骤

1.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画出功能模块流程图

2. 根据流程图,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备选流

3. 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构造场景列表

4. 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5. 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

6. 测试用例确定后,为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三、场景法的案例分析:淘宝网购物流程

1. 基本流(正常流程)

进入淘宝首页 → 浏览商品 → 进入单品页 → 选择商品规格和数量 → 加入购物车 → 前往购物车 → 选择商品 → 结算,进入确认订单页 → 提交订单 → 付款成功 → 等待收货 → 确认收货

2. 备选流(异常流程)

  • 备选流1:加入购物车时,不选择商品规格和型号,返回基本流第4步
  • 备选流2:加入购物车时,商品库存不足,返回基本流第4步
  • 备选流3:加入购物车时,未登录,登录后返回基本流第3步
  • 备选流4:加入购物车后,继续选购,返回基本流第4步
  • 备选流5:加入购物车,未选择商品,结算,返回基本流第7步
  • 备选流6:支付失败,返回基本流第8步
  • 备选流7:未选择商品加入购物车,退出购物,结束

3. 生成的场景

  • 场景1:登录后成功购物(基本流)
  • 场景2:未选择商品规格和型号就添加购物车(基本流+备选流1)
  • 场景3:选择的商品库存不足(基本流+备选流2)
  • 场景4:未登录添加购物车(基本流+备选流3)
  • 场景5:商品添加购物车后继续购物(基本流+备选流4)
  • 场景6:进入购物车,未选择商品直接结算(基本流+备选流5)
  • 场景7:支付过程出错(基本流+备选流6)
  • 场景8:没有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基本流+备选流7)

4. 示例流程图

进入淘宝首页

已登录?

浏览商品

登录

进入单品页

选择规格/数量

选择规格?

提示:请选择规格

加入购物车

继续选购?

前往购物车

选择商品

有商品?

提示:购物车为空

结算

提交订单

付款

支付成功?

提示:支付失败

等待收货

确认收货

完成

库存>0?

提示:库存不足

5. 测试用例表

用例ID场景描述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数据
TC001场景1:登录后成功购物1. 登录淘宝 2. 浏览商品→进入单品页→选规格数量→加入购物车 3. 前往购物车→结算→提交订单→付款成功订单状态显示“已支付”,系统提示“支付成功”商品ID: 1001,数量: 1
TC002场景2:未选规格添加购物车1. 登录淘宝 2. 进入单品页→直接点击“加入购物车”(不选规格)系统提示“请选择商品规格”商品ID: 1002
TC003场景3:库存不足1. 登录淘宝 2. 进入单品页→选规格数量→点击加入购物车系统提示“库存不足,当前库存:0”商品ID: 1003,库存=0
TC004场景4:未登录添加购物车1. 未登录→进入单品页→点击“加入购物车”跳转至登录页,登录后返回单品页未登录状态
TC005场景5:添加购物车后继续购物1. 登录淘宝→加入商品A到购物车 2. 点击“继续选购”→浏览并加入商品B购物车显示商品A和商品B,可正常结算商品A: 1004,商品B: 1005
TC006场景6:购物车未选商品结算1. 登录淘宝→加入商品A到购物车 2. 点击“结算”(未勾选商品)系统提示“请至少选择一件商品”商品A已加入购物车
TC007场景7:支付失败1. 登录淘宝→完成订单提交→点击“立即支付” 2. 模拟支付超时/余额不足系统提示“支付失败,请重新支付”金额: 100元,支付超时
TC008场景8:未添加商品退出购物1. 登录淘宝→点击“购物车”(无商品)→点击“退出购物”直接返回首页,无错误提示购物车为空

四、场景法的优势

1. 更贴近用户实际使用:模拟真实用户操作流程,能更准确地发现业务流程中的问题

2. 提高测试覆盖率:通过覆盖基本流和各种备选流,确保系统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正常工作

3. 易于理解和执行:测试用例描述清晰,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都能轻松理解

4. 优先验证核心业务:在冒烟测试时主要采用场景法,先验证主要业务流程是否正确

5. 为后续测试提供基础:在确认主要业务流程无问题后,再用边界值、等价类等方法对细节进行测试

五、场景法的适用场景

- 业务流程较为复杂的系统(如电商、金融交易系统)

- 重点关注业务流程是否正确的测试场景

- 需要验证用户操作路径完整性的测试

- 在测试初期验证主成功场景和扩展场景

六、与其他黑盒测试方法的配合

场景法通常作为黑盒测试的第一步,先验证核心业务流程是否正常,然后再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更细致的测试:

  1. 先用场景法验证主要业务流程
  2. 再用等价类划分法验证输入数据的边界
  3. 最后用边界值分析法验证临界条件

场景法不是万能的,它更适用于业务流程的测试,对于单一功能点的边界条件测试,还需要配合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方法。

总结

场景法是黑盒测试中一种高效、实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通过模拟用户真实操作场景来覆盖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异常情况。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应首先使用场景法验证核心业务流程,然后再通过其他方法对细节进行补充测试,从而确保软件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稳定性。